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> 站长新闻 > 浏览文章

百度财报凸显国际化潜力 张亚勤早已定调海外之战

来源:站长新闻AiWeTalk的空间 2016-02-29

百度

显得疲弱的中概股,因为百度财报的公布而再度振奋。就在2月26日,百度公布了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,全年百度总营收达到663.82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35.3%,而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则高达663%,大大超出华尔街预期。

除了国内市场之外,百度本季在海外市场上的战果也颇引人关注,百度国际化的产品覆盖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2015年,百度国际化移动端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超过2.6亿月活跃用户。通过移动广告和付费应用,2015年百度国际化移动端收入下半年较上半年增长600%。

取得这样的成绩,并非一日之功。百度总裁张亚勤曾表示,百度全球化有十年时间,有实质性的进展可能是过去的两年。而近年来愈发清晰的运营思路,是百度国际化在全球形成现象的重要原因。

“和中国相似的地区”是重点

百度国际化战略中的第一个重点,是对于地区的的选择。世界之大,不同的国家民族林立,发展各有不同,并非每个国家都适宜大举投入,有的放矢的重点地区运营,让百度国际化能够收获最大化的回报。

“我们选择和中国很相似的国家,有大的规模、很多的人口,移动互联网正处于爆发的前夕。”张亚勤表示。从大局看,这是一个非常聪明且务实的选择,不少国家虽然一片市场空白,但培育期漫长难以实现利润需求;发达国家虽然市场大、热钱云集,但竞争也更为激烈,遍布红海。

而像巴西、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国家,有着满足互联网市场快速发展的基本经济实力,同时又有着众多的人口,这在讲究“人口红利”追求数量的互联网领域中尤为重要,而中国互联网企业更为先进的技术和类似的发展经验,使得自身竞争力更强。这些地区作为百度国际化最大的市场、贡献最多的营收,也证明了这一运营策略的成功。

小工具盘活大产业

在张亚勤对外透露的百度国际化三大策略中,产品策略与人们对百度公司的传统印象最不相同。在国内,作为互联网巨头的百度做平台、做入口,但在百度国际化中,小小的工具型产品形成矩阵,才是百度在海外做大产业的关键。

对于发达国家的互联网公司来说,工具型产品一直就不是他们的重点地带,反而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更擅长于这种“免费工具换用户”的套路。而对于中小互联网企业而言,百度作为巨头企业的技术优势、资金优势都是碾压级的,这让百度国际化在做工具型产品时非常得心应手,在蓝海地带游刃有余。

跳过PC阶段,百度国际化直接进入移动+产品阶段,精准发力,正是张亚勤所说“有实质性进展可能是过去的两年”的重要原因。包括百度魔图、DU Battery Saver、DuSpeed Booster、Simeji等移动工具,获得了全球用户的喜爱,而通过DAP海外移动广告平台的上线,巨大的流量得以形成广告变现,获得与包括开发者在内的合作伙伴的共赢,从而盘活了百度国际化的大产业。

考验全方位实力的O2O,造就百度国际化未来

第三大策略,则与百度公司的整体战略紧密相关。当前,百度在O2O、服务性电商方面的投入巨大,在百度看来,这是一场必须胜利的战役。不过相比与国内激烈的绞杀式竞争,百度国际化的O2O产业在悄然间已经在海外开花结果。

此次百度财报中在公布“电商化交易总额”时,将巴西O2O服务商Peixe Urbano与百度糯米、百度外卖、直达号等并列提出,显示这家百度国际化在巴西收购并运营的企业,在百度中的战略地位正在迅速提高。当前Peixe Urbano已经超越Groupon成为巴西最大的O2O平台,给百度O2O战略展现出不一样的未来。

相比线上的工具型产品,O2O考验的是企业全方位的实力,既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、先进的技术引领、还需有对本土市场的熟悉和灵活的运营方式。在这点上,百度国际化另辟蹊径,在充分尊重每个国家国情、开发针对本地服务的场景之外,重点利用到了像百度糯米等在国内市场跑出的经验。由于国内O2O市场发展更早、竞争更为激烈,成功模式拿到海外能够收获更高的回报。

在O2O领域的成绩,让百度国际化乃至整个百度公司,看到了未来的新可能性。当国内经济形势不明朗,互联网市场也陷入到一片红海竞争中时,百度国际化的三大策略让自身从全球市场脱颖而出,更是为百度成为国际化公司奠定了扎实的基础。

文章编辑: AiWeTalk在线客服软件(www.AiWeTalk.com)

我的评论

登录账号: 密码: 快速注册 | 找回密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