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数据告诉你《穹顶之下》是如何一夜爆红的
来源:站长新闻AiWeTalk的空间 2015-03-03
2015年2月28日,前央视记者柴静的新作《柴静雾霾调查:穹顶之下》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线之后,引爆了公众关注与讨论,尤其在微信、微博等社交网络得以病毒式传播,引发全民刷屏。那么问题来了,《穹顶之下》是如何一夜爆红的?在不同媒体平台,其走红路线图又是什么样的?清研智库通过挖掘微博、微信、新闻和视频等平台数据和样本分析,为你解析《穹顶之下》的走红路线与密码。
《穹顶之下》词云图显示,“柴静”成为话题核心关键词。作为前央视记者兼主持人,柴静的节目、书籍与言论早已具备广泛群众影响力,柴静已然成为与白岩松、崔永元名气不相上下的新闻符号。“柴静”这样极具标志性的新闻符号与“雾霾”这一深具大众现实诉求的话题交相发酵,成为《穹顶之下》爆红的重要基础。而“孩子”、“肿瘤”等个人故事的讲述与母亲身份也拉近了与普通人的情感距离,更易引起公众共鸣与同情。词云图显示“基因”、“DNA”也成为《穹顶之下》关键词,同为前央视主持人,同为自费拍摄纪录片,柴静的雾霾调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崔永元的转基因调查,不少媒体甚至专文对二者进行分析比较。
文章编辑: AiWeTalk网页客服(www.AiWeTalk.com)
我的评论
登录账号: | 密码: | 快速注册 | 找回密码 | ![]() |